找到相关内容108篇,用时7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2)

    病等苦,二是内心烦恼逼迫之苦。若圣者审观此义真实不虚,即名苦圣谛。   (2)集谛:人生之苦果绝非偶然,而有引起苦果的原因。苦果之则为集。集谛之,以业为正,烦恼为,由此二招感后世,遍生众...如何解脱众生之苦,此即是佛陀舍王位出家求道的出发点。当他在菩提树下,思维今世的苦果(即苦谛),皆依过去之(集谛);未来苦果又依今世之烦恼惑业的苦。唯有如是烦恼业因而感苦果令生死相续,除此之外别无所有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965660.html
  • 解读佛教文化:唐代佛教(1)

    第二是集谛,所谓集,就是推究致苦的原因。以为业是苦的正,烦恼是苦的。业有身业、语业、意业三种,烦恼有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见六种,见又分己身见(有我见)、边执见(执一边)、邪见(否认因果)、见取见(...通史简编》时附带作出一次尝试性的评价,如果这一次评价而引起多次评价,评佛教而扩大为评各种宗教,那么,在反对唯心主义的工作上,总算是起了些有益的作用。  天竺上古历史,渺茫难知,大约距今二千五百年前,...

    范文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4468850.html
  • 妙法莲华经字词注释(2)

    ;六、由所种的因名如是因七、助果的助缘,名如是缘;八、由缘发生的结果,名如是果;九、所招的报应,名如是报;十、以上相为本,报为末,最后的归趣即究竟,名如是本末究竟。十法界中的每一界,情与无情,...界六趣之苦报,故名集谛。三灭谛,涅槃也。涅槃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,真空寂灭,故名灭。是为悟之果。四道谛,八正道也,此能通于涅槃故名道。是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转之因果也,故又曰世间因果。后二者还灭之因果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969033.html
  • 最初的根本佛法

    缘”是外在的条件,能成果,是生果的间接力。譬如:一粒黄豆的形成,种子是主要的“”;水土、日光、空气、肥料、人工等是“缘”,如是因缘和合,然后才能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如果将这一粒黄豆始终放在仓库里...指缘起。但是,缘起并不是佛陀所创造或制定的,而是宇宙人生本质的、必然的、普遍的理则,佛陀只是发现了这个自然的法则而证悟成佛,然后将这个证悟的道理告诉我们:世间的一切诸法,都是“”“缘”所生起,主要而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569191.html
  •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易读版——原经文

    六道分由 造十习 受六交报 精研七趣:地狱 饿鬼 畜生 人道及仙人 天人道 阿修罗四种 【9—10卷】 五十阴魔 两个根本:一者,众生无始生死;二者,无始菩提涅槃。 二 见:一者,众生别业妄见;二者,众生同分妄见。 二决定义:一者,地发心,果地修证;二者,解结从根,一门深入,入一无妄,彼六知根,一时清净。 三无漏学:摄心为戒,戒生定,定发慧。 三个渐次:一者修习,除其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2576366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

    佛土章》云:(他受用土)因缘成就,随于十地菩萨所宜,变为净土。他受用土,十地菩萨所得智为其因缘,无分别智、加行智等为其。十地所见乃是报土,地前所见乃是化土。   (《大正藏》45,p.370.中,...  第二:   誓断无染尘劳,愿生唯心净土⑨。   第三:   初夜礼慈悲导师安乐世界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及一切清净大海众,普愿一切法界众生引导利济众生,同了唯心净土[10]。   此三处文,...

    杨笑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578557.html
  • “详考其理,各擅宗涂”——玄奘西行求法的原委

    还是在印度,玄奘都生活在一个佛教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年代。他在义学上的伟大成就,固然得力于其个人之天赋异禀与超乎寻常的勤勉坚毅,更且其身处百花齐放,百鸟争鸣,富于思想挑战性的时代,也是其义学成就的一大。...部派之学?   三、玄奘如何面对同为大乘的性空般若或真常唯心之学?   四、玄奘如何面对同为瑜伽行派而非属护法系统的异说异见?   关于第四点,古来传说:玄奘宗本护法而私心用事,将《唯识三十论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5579872.html
  • 民国年间(1912--1949年)汉藏佛教文化交流

    经其根本喇嘛允许介绍,足以前赴拉萨者,在由各寺庙议担其费用”。[14]这项措施意外地成了太虚设立汉藏教理院的。之前,蒙藏委员会也有这样的计划,但遭到内政部反对而作罢。1937年,蒙藏委员会制定《...崔汉衡一起被俘的吕温在吐蕃“尚浮屠法,温求为僧”。还有一部分参与吐蕃佛事活动的唐僧,史料对他们如何来蕃设有记载,如《五部遗教》提到的参与“顿渐辩论”的摩诃衍那助手有几十人,他们何时来蕃无从查实。上述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0980925.html